个中不洗体,直下了无尘。
意思:个中不洗身体,直下了无尘。
出自作者[宋]释正觉的《偈颂二百零五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含深意的诗,它描绘了清净、智慧与成佛的过程。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清彻性空水,圆明净智身”描绘了清净的本性和智慧的体现。清澈的水象征着纯净的本性,圆明则代表了完满的智慧。这里,诗人通过比喻展现了人的本性和智慧的美好形象。
“个中不洗体,直下了无尘”进一步阐述了本性的清净与无尘。在这里,诗人强调了个体内在的纯洁无暇,不需要外在的洗涤,直下即是无尘,这是一种内在的超越与升华。
“有成佛,有降神。有彼岸,有迷津。”这四句揭示了成佛与降神、彼岸与迷津的对立与存在。诗人通过对比,展现了成佛之路的坎坷与曲折,也暗示了人性的复杂与多样。
“哆哆和和此其始,胶胶缀缀此其因。”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人性的起伏与纷扰,是成佛之路的初始和因缘。这里的“哆哆和和”与“胶胶缀缀”形象地展现了人性的矛盾和挣扎。
“底时节,释迦文,恶水蓦头浇莫嗔。”这里的“底时节”指的是关键的时刻,“释迦文”指的是释迦牟尼佛,“恶水蓦头浇莫嗔”则形象地描绘了接受洗礼、洗去尘垢的过程。
“何须念彼观音力,自然还著於本人。”最后两句强调了自我修行、自我超越的重要性,指出成佛的关键在于个人的努力和修行,而非依赖外力。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丰富的比喻和对比,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多样,以及成佛之路的曲折与坎坷。同时,诗人也强调了自我修行和自我超越的重要性,引导读者在修行中寻求内在的升华与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