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观王介夫蒙亭记因记题蒙亭》 床头龙唇琴,案上科斗籍。

床头龙唇琴,案上科斗籍。

意思:床头龙唇琴,桌子上蝌蚪登记。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观王介夫蒙亭记因记题蒙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蒙亭诗》,作者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在人生某个阶段的生活状态和对友人的深深感激。 首段描绘了作者在蒙亭中听人讲述《易经》的场景,他感叹自己已经五十多岁,但仍未有时间阅读这部深奥的经典。然而,这次听人讲述,他明白了自己一直追寻的东西。 二、三段描述了作者在山间的生活,他穿着简朴的衣服,在山间庖房享用鸡跖,床头放着龙唇琴,案上放着科斗书。风物美好,他与友人在蒙亭中把酒言欢。 接着,作者感谢他的兄长在仕途上的帮助,他并不被迫去做这件事,而是出于自己的热爱和感激。这表现出作者的人生态度:自由、热爱、感激和独立。 整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深感激,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仕途的独立态度。这种生活态度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即人生不应该被外界的压力和束缚所左右,而应该追寻自己的内心,享受生活的美好。 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读来让人深感人生的美好和自由的可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五年将五十,尚未暇读易。
一闻蒙亭说,乃见适所适。
维时明进退,岩不在泉石。
野服制升越,山庖盛鸡跖。
床头龙唇琴,案上科斗籍。
风物稍佳时,把酒会三益。
况以兄为郎,仕也人岂迫。
重之爱之深,自匪逢时客。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科斗

    读音:kē dòu

    繁体字:科鬥

    意思:
    1.蝌蚪。蛙或蟾蜍的幼体。
    《庄子秋水》:“还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
    陆德明释文:“科斗,虾蟆子也。”
    唐·韩愈《峡石西泉》诗:“闻说

  • 床头

    读音:chuáng tóu

    繁体字:床頭

    英语:spindle headstock

    意思:(床头,床头)

    1.坐榻或床铺的旁边。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

  • 龙唇

    读音:lóng chún

    繁体字:龍唇

    解释:1.琴唇的美称。或说琴唇以龙为饰者。

    造句:

  • 琴案

    读音:qín àn

    繁体字:琴案

    意思:琴几。
    唐·王昌龄《谒焦炼师》诗:“炉香凈琴案,松影闲瑶墀。”
    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古琴辩》:“琴案须作维摩样,庶案脚不碍人膝,连面高二尺八寸,可入膝于案下。”<

  • 上科

    读音:shàng kē

    繁体字:上科

    意思:犹甲第,甲榜。
    唐·柳宗元《送严公贶下第归兴元觐省诗序》:“子之伯仲,皆脱略贵美,服勤儒素。退託于布衣韦带之任,如少皆然。故继登上科,以及于子。”
    宋·司马光《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