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用忘机来问话,不如松下谒痴龙。
意思:为什么要忘记机来问话,不如松树下谒痴龙。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厄台寺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峨嵋前约已成空,风雨萧萧送暮钟。何用忘机来问话,不如松下谒痴龙》是一首描绘峨眉山景象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首句“峨嵋前约已成空,风雨萧萧送暮钟。”描绘了峨眉山的空灵和时间的流逝。诗人提到“峨嵋前约已成空”,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无常,而“风雨萧萧送暮钟”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苍凉和静寂的氛围。暮钟的敲响,伴随着风雨声,仿佛在诉说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何用忘机来问话,不如松下谒痴龙。”这两句诗则转向了对人生的思考。诗人似乎在告诫我们,与其试图忘却人生的烦恼和困惑,不如放下身段,去亲近自然,向山中万物学习。这里的“何用忘机来问话”中的“机”可以理解为机巧、机心,即世俗的纷争和算计。诗人认为,与其花费精力在这些上面,不如去“松下谒痴龙”,即去与自然中的事物建立联系,从中领悟人生的真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峨眉山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人认为,我们应该放下世俗的纷争和算计,去亲近自然,从中领悟人生的真谛。这种思想在古代诗歌中是非常常见的,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