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感物》 自伐憎狙巧,颓然忧木鸡。

自伐憎狙巧,颓然忧木鸡。

意思:从讨伐憎恶猴子技巧,心甘情愿地担心木鸡。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感物》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的诗,借用了许多动物的形象来表达人生的状态和境遇。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朝看新燕飞,幕听了规啼”中,新燕飞翔和夜莺啼鸣的形象,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更替。 颔联“尺蠖身藏叶,神龟尾曳泥”中,尺蠖藏在叶下,神龟曳尾于泥,这两种生物的状态都表现了生活中的隐忍和坚韧,同时也展示了生命的多样性。 颈联“韝鹰何用制,枥马不当嘶”中,提到了猛禽鹰和马,这两种动物的形象通常被用来象征力量和自由。这里似乎在表达,即使是强大的力量,也不需要过于张扬和喧嚣。 尾联“自伐憎狙巧,颓然忧木鸡”中,伐木和狙击都需要巧妙的技术,而木鸡则是呆滞的象征。这里似乎在表达,过于狡猾和机巧,可能会让人失去本真,变得颓废和忧虑。 整首诗借用动物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也传达了一些关于生活、自然和哲理的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朝看新燕飞,幕听了规啼。
尺蠖身藏叶,神龟尾曳泥。
韝鹰何用制,枥马不当嘶。
自伐憎狙巧,颓然忧木鸡。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木鸡

    读音:mù jī

    繁体字:木雞

    意思:(木鸡,木鸡)

    1.《庄子达生》:“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曰:‘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

  • 颓然

    读音:tuí rán

    繁体字:頹然

    短语:颓唐 颓 累累 萎靡不振

    英语:dejected

    意思:(颓然,颓然)

    1.和顺貌。
    《北史文

  • 自伐

    读音:zì fá

    繁体字:自伐

    意思:
    1.自戕;自己败坏。
    《孟子离娄上》:“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2.自夸;自夸其功。
    《老子》:“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