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城北寺,重听木鸡啼。
意思:什么时候城北寺,重听木鸡哭。
出自作者[明]唐肃的《吴中送僧》
全文赏析
这首诗《师向何方去,太湖西复西》是一首对太湖西边的一所寺院的赞美诗。诗人通过描绘寺院的景色和寺院中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这座寺院的敬仰和向往之情。
首联“师向何方去,太湖西复西”,诗人以疑问的语气,表达了对太湖西边寺院的向往之情。这一疑问也暗示了诗人对这座寺院的神秘和吸引力的好奇。而“太湖西复西”则表达了诗人对这座寺院的距离之远和路程之长的认知,进一步增强了诗人的向往之情。
颔联“风传孤磬远,松偃旧房低”,诗人通过描绘寺院中的风声、孤磬声和松树偃卧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风声和孤磬声传递出寺院的静谧和深远,而松树偃卧的场景则表现出寺院的历史悠久和自然环境的和谐。
颈联“暖榻常留兔,浮杯不驳犀”,诗人通过描绘寺院中的生活场景,进一步表达了对这座寺院的敬仰之情。暖榻上常有兔子出没,表现出寺院生活的宁静和祥和;浮杯不驳犀则表现出寺院中僧人的清净无为和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尾联“何时城北寺,重听木鸡啼”,诗人表达了对再次来到这座寺院,重听木鸡啼声的期待。这一期待也表现出诗人对这座寺院的深深喜爱和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太湖西边寺院的景色和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这座寺院的敬仰和向往之情。诗中通过对风声、孤磬声、松树偃卧、兔子出没等细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表现出寺院生活的独特魅力。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僧人清净无为、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的赞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赞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