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虎北口》 愿得玉龙横十万,榆关重识故封人。

愿得玉龙横十万,榆关重识故封人。

意思:希望得到玉龙横十万,山海关重认识所以封人。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虎北口》

全文赏析

这首诗《来无方马去无轮,天险分明限一津。
愿得玉龙横十万,榆关重识故封人。》是一首对古代关隘险要和守关将士的赞美诗。它通过描绘马匹来象征守关将士的忠诚和坚韧,表达了对他们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首先,诗中描述了关隘的险要,“来无方马去无轮,天险分明限一津。”这句诗描绘了关隘的天然屏障,马匹无法通过,轮子也无法转动,生动地表现了关隘的险峻和重要。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更是对守关将士的赞美,因为他们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守护着关隘的安全。 接着,“愿得玉龙横十万,榆关重识故封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守关将士的期望和祝愿。诗人希望守关将士能够像玉龙横扫千军一样,保卫关隘的安全,让人们重新认识故封人的忠诚和勇敢。这不仅是对守关将士的赞美,更是对他们无私奉献精神的肯定和感激。 整首诗通过对关隘险要和守关将士的赞美,表达了对他们的敬意和感激之情。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让读者感受到了守关将士的英勇和忠诚,同时也感受到了诗人对他们的敬仰和感激之情。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敬意的诗歌,值得人们深思和欣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来无方马去无轮,天险分明限一津。
愿得玉龙横十万,榆关重识故封人。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玉龙

    读音:yù lóng

    繁体字:玉龍

    意思:(玉龙,玉龙)

    1.龙形的玉雕。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物异》:“梁·大同八年,戍主杨光欣获玉龙一枚,长一尺二寸,高五寸,雕镂精妙,不似人作。”

  • 封人

    读音:fēng rén

    繁体字:封人

    意思:
    1.古官名。
    《周礼》地官司徒的属官,掌守帝王社坛及京畿的疆界。
    《周礼地官封人》:“封人掌设王之社壝,为畿封而树之。”
    春秋时为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