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李使君贬连州》 贾谊辞明主,萧何识故侯。

贾谊辞明主,萧何识故侯。

意思:贾谊说明主,萧何认识所以侯。

出自作者[唐]刘长卿的《送李使君贬连州》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以贾谊的故事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历史和政治的深刻思考。 首联“独过长沙去,谁堪此路愁”,诗人独自一人经过长沙,路途的愁苦无人能懂。这里巧妙地引用了贾谊的故事,贾谊是西汉时期的著名文人,因被权臣谗害,只做了很短时间的长沙王,后被召回京城,终是未得重用。这里的“长沙”暗指朝廷,“路”则象征着人生之路。诗人借贾谊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在仕途上的坎坷和孤独。 颔联“秋风散千骑,寒雨泊孤舟”,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寂和凄凉。秋风萧瑟,寒雨绵绵,只有一叶孤舟在漂泊。这里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失落感。 接下来,诗人在颈联中引用了萧何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贾谊辞明主,萧何识故侯”,贾谊辞京投长沙,就像萧何由汉室而长沙;然而萧何识故侯,而诗人却无法理解当今的朝廷。“汉廷当自召”,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朝廷的失望和无奈。“湘水但空流”,湘水依旧流淌,但人却无法回到过去。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历史与现实、过去与未来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沉,诗人通过贾谊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在仕途上的坎坷和孤独,同时也对历史和政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深度和艺术性都很高的作品,值得细细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独过长沙去,谁堪此路愁。
秋风散千骑,寒雨泊孤舟。
贾谊辞明主,萧何识故侯。
汉廷当自召,湘水但空流。
作者介绍 贾岛简介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一般认为生于公元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

关键词解释

  • 萧何

    读音:xiāo hé

    繁体字:蕭何

    英语:Xiao He

    详细释义:人名。(?~公元前193)汉初沛人,佐高祖定天下,论功第一,封?侯。汉初律令多出其手。卒谥文终。

  • 贾谊

    读音:jiǎ yì

    词语解释

    ⒈  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今属河南)人。曾任太中大夫。因好议论国家大事,遭大臣排挤,贬为长沙王太傅。后为梁怀王太傅。有《吊屈原赋》、《鹏鸟赋》和政论文《过秦论》、《陈政事疏》等名作。今人辑有《贾谊集》。

  • 故侯

    读音:gù hòu

    繁体字:故侯

    意思:
    1.指西汉·召平。
    唐·陈子昂《感遇》诗之十四:“西山伤遗老,东陵有故侯。”参见“故侯瓜”。

    2.泛指曾任长官的人。
    宋·苏轼《赠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