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与人焉可说,将心安汝更何求!
意思:没法与人怎么可以说,将心怎么你还有什么要求!
出自作者[现代]马一浮的《客去》
全文赏析
这首诗《辩如摩诘不须酬,经到曹溪一句休》是一首描绘禅宗哲理的诗篇,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诗中提到了辩如摩诘和曹溪,这是两个重要的禅宗概念。辩如摩诘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别号,他以诗、画、佛理三绝而闻名。曹溪则是指的禅宗六祖惠能弘扬的曹溪宗,是禅宗的重要流派。
“辩如摩诘不须酬,经到曹溪一句休”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禅宗哲理的理解。诗人认为,理解禅宗无需繁复的辩论和言辞,只需深入到曹溪宗的教诲中,领会其中的精髓即可。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领悟,无需过多的言辞表达。
“无法与人焉可说,将心安汝更何求!”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禅宗的内心体验和自我领悟的重要性。在禅宗看来,真正的教诲不在于言语,而在于内心的安顿和领悟。因此,诗人认为禅宗的教诲无法用言语传达给所有人,只有通过自身的体验和领悟才能真正理解禅宗的真谛。
“僧来野寺钟声暝,鸟散空阶树影留”这两句诗描绘了禅修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淡泊的向往。野寺钟声、空阶树影,这些自然元素与禅修者的内心世界相互映照,营造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
最后,“已放闲云归海岳,依然寒日下林丘”这两句诗描绘了禅修后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超脱的追求。诗人仿佛已经放下了世俗的牵绊,如同闲云归海岳一般自由自在;而寒日下林丘的景象,则象征着超脱尘世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禅宗哲理的精髓,表达了诗人对宁静、淡泊、自由、超脱的向往和追求。通过深入骨髓的领悟和内心的安顿,诗人希望能够达到一种超越言辞、超越世俗、超越自我的境界。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禅宗哲理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