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罢灸》 病身佛说将何喻,变灭须臾岂不闻。

病身佛说将何喻,变灭须臾岂不闻。

意思:病人身佛说用什么比喻,改变了一会儿难道没有听说。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罢灸》

全文赏析

这首诗《病身佛说将何喻,变灭须臾岂不闻。莫遣净名知我笑,休将火艾灸浮云。》是一首对疾病和生命的深刻思考的诗。它通过引用《维摩经》中的“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也。”这一句,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疾病无常的深刻理解。 首先,“病身佛说将何喻”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疾病的深深思考,他试图寻找一种比喻或理解来解释这种疾病。接着,“变灭须臾岂不闻”表达了生命和疾病的变化无常,就像浮云一样,瞬间即逝,无法挽留。这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和疾病的深刻理解,即它们都是无常的,无法掌控的。 “莫遣净名知我笑,休将火艾灸浮云。”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的自我反思和自我安慰。他不想让“净名”嘲笑他,净名是《维摩经》中的一个角色,代表着智慧和慈悲。他也不想用火艾灸这种治疗方式来试图控制或挽留生命和疾病的流逝,这就像试图抓住浮云一样徒劳。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疾病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我反思和自我安慰的追求。它提醒我们,生命和疾病都是无常的,我们无法掌控它们,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面对和理解它们。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病身佛说将何喻,变灭须臾岂不闻。
莫遣净名知我笑,休将火艾灸浮云。
[维摩经云: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也。
]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须臾

    读音:xū yú

    繁体字:須臾

    短语:俄顷 说话 顷刻 少顷 巡 一会儿 顷 少刻 片刻

    英语:a very short time

    意思:(须臾,须臾)

  • 岂不

    读音:qǐ bù

    繁体字:豈不

    英语:(adv) certainly; definitely

    详细释义:难道不、怎么不。表示反诘的语气。诗经?卫风?竹竿:『岂不尔思,远莫致之。』左传?庄

  • 病身

    读音:bìng shēn

    繁体字:病身

    意思:体弱多病之身。
    唐·张籍《感春》诗:“远客悠悠任病身,谁家地上又逢春。”
    唐·白居易《彭蠡湖晚归》诗:“何必为迁客,无劳是病身。”
    宋·杨万里《晓

  • 佛说

    读音:fó shuō

    繁体字:佛說

    意思:(佛说,佛说)
    谓佛所宣扬的教义。
    南朝·梁武帝《断酒肉文》之一:“凡出家人,所以异于外道者,正以信因信果,信经所明,信是佛说。”
    《新五代史周世宗纪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