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明江雾歇,洲浦棹歌来。
意思:第二天江雾消失,洲浦棹歌来。
出自作者[唐]张说的《下江南向夔州》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江边的景色,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天明江雾歇,洲浦棹歌来。”描绘了清晨江边的景象,雾气消散,洲浦上的渔民开始唱着歌儿来打渔。这里用“棹歌”来形容渔民的劳动,增添了生活的气息,也让人感受到清晨的宁静和美好。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这两句描绘了江水的绿色和山峦的青翠,以及它们相互映衬的美丽画面。诗人用“逶迤”形容江水,给人一种流动的美感;而“青山相向开”则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壮美。
“城临蜀帝祀,云接楚王台。”这两句描绘了历史和现实的交融。诗人通过描绘城市的位置和云彩的接连,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现实的美丽。这里的“蜀帝祀”指的是蜀地的历史传说,而“楚王台”则暗示了这座城市曾经有过的辉煌。
“旧知巫山上,游子共徘徊。”最后两句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以前在巫山时已经知道这里的美丽,如今再次来到这里,不禁感到徘徊和留恋。这里的“游子”指的是诗人自己,也代表了所有在外漂泊、思念故乡的人。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描绘江边的景色和游子的情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历史和文化的内涵,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