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夏旱》 旱日与炎风,枯焦我田亩。

旱日与炎风,枯焦我田亩。

意思:干旱时与炎风,枯焦我田地。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夏旱》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朴实真切的笔触,描绘了农民在严重灾荒之下艰难的生活情景。诗中通过对旱情的生动描绘,对农民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天公的责问,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首联“太阴不离毕,太岁仍在午。旱日与炎风,枯焦我田亩。”直接点明灾情的严重,月亮围绕毕方星旋转,而太岁仍在午位,这是自然规律的象征。而旱日和炎风无情地侵袭着田亩,使得庄稼枯焦,农民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颔联“金石欲销烁,况兹禾与黍。”进一步描绘了灾情的惨状,金石在炎热的天气下都快要熔化了,更何况是庄稼呢?这一句形象地表现了灾情的严重。 颈联“嗷嗷万族中,唯农最辛苦。”这是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农民在各种困境中哀嚎,他们是所有族群中最辛苦的。 尾联“感此因问天,可能长不雨?”诗人对天公的不满和责问,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愤慨。诗人希望天公能够下雨,为农民带来一丝希望,这也反映了诗人对农民疾苦的深深关切。 全诗语言朴素真切,情感真挚深沉,通过描绘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农民疾苦的深深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具有社会意义,对于理解古代社会现实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太阴不离毕,太岁仍在午。
旱日与炎风,枯焦我田亩。
金石欲销烁,况兹禾与黍。
嗷嗷万族中,唯农最辛苦。
悯然望岁者,出门何所睹。
但见棘与茨,罗生遍场圃。
恶苗承沴气,欣然得其所。
感此因问天,可能长不雨?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炎风

    读音:yán fēng

    繁体字:炎風

    意思:(炎风,炎风)

    1.指东北风。
    《吕氏春秋有始》:“东北曰炎风。”
    高诱注:“炎风,艮气所生,一曰融风。”
    《淮南子墬形训》

  • 枯焦

    读音:kū jiāo

    繁体字:枯焦

    意思:
    1.干枯。多用以形容旱天中的植物。
    《后汉书鲁恭传》:“三辅、并、凉少雨,麦根枯焦。”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天地否隔,万物枯焦。百姓喁喁,无所

  • 田亩

    读音:tián mǔ

    繁体字:田畝

    意思:(田亩,田亩)

    1.田地。
    《书盘庚上》:“惰农自安,不昏作劳,不服田亩,越其罔有黍稷。”
    《东观汉记郭丹传》:“郭丹为三公,典牧州郡,田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