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用身经过,何烦口说行。
意思:既然用亲身经历过,为什么烦恼口述行。
出自作者[宋]邵雍的《又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实践胜于理论,经验优于知识”。它通过描绘具体的行动和经历,强调了实际经验的重要性,并批评了口头说教的无用性。
首句“曾闻不若见,曾见不如经”表达了理论不如实践,直接的经验更为重要的观点。诗人认为,只有通过亲身经历,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他反对仅仅依赖听闻,而忽视直接观察和经验。
第二句“既用身经过”进一步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诗人认为,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技能。他反对空谈和纸上谈兵,主张行动和实践。
第三句“何烦口说行”批评了口头说教的无用性。诗人认为,口头上的说教无法替代实际行动,只有实际行动才能解决问题。他反对空谈误事,主张行动改变世界。
第四句“改诗知化笔,醒酒识和羹”描绘了两种具体的实践方式:写作和饮酒。诗人认为,通过写作,人们可以表达思想和观念,推动文化的发展;通过饮酒,人们可以体验不同的味道,从而更好地理解调和的艺术。这里再次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最后一句“料得人间事,无由出此情”表达了诗人对人间事物的深刻理解和对实践的坚定信念。他认为,只有通过亲身经历和实际行动,才能真正理解人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具体的行动和经历,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并批评了口头说教的无用性。它鼓励人们通过实际行动来改变世界,表达思想和观念,理解人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首诗的主题是实践胜于理论,经验优于知识,强调了实际经验的重要性,并批评了口头说教的无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