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用公为相,方知国有人。
意思:既然用公做宰相,才知道国家有人。
出自作者[宋]王炎的《魏丞相挽诗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冠剑青云士,艰危孰奋身。向来持汉节,径去犯边尘。既用公为相,方知国有人。凛然生气在,端合画麒麟。》是一首对历史人物赞扬的诗篇。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那些在艰难时刻仍然坚守信念、为国家付出的人的敬仰之情。
首联“冠剑青云士,艰危孰奋身。向来持汉节,径去犯边尘。”描绘了历史人物在艰难时刻的坚韧和勇敢。他们身着青云之冠,手持宝剑,面对艰险和危机,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甚至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捍卫国家的尊严和荣誉。这一联生动地展现了历史人物的形象和品质,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颔联“既用公为相,方知国有人。”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的肯定和赞赏。他们不仅在个人品质上表现出色,而且在国家危难时刻能够担当重任,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高度评价,同时也表达了对当代人才的期望和鼓励。
颈联“凛然生气在,端合画麒麟。”描绘了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和影响力。他们虽然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们的精神仍然在世间流传,激励着后来人不断前行。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当代社会的期望和信心。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那些在艰难时刻仍然坚守信念、为国家付出的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当代人才的期望和鼓励,以及对社会的信心和希望。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