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究冤滥刑,天道无不可。
意思:但研究冤枉刑罚,天道是没有不可。
出自作者[唐]苏拯的《断火谣》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对历史事件的独特视角,对政治、社会、人性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反思。
首段“谁谓之推贤,于世何功果”,诗人对那些推崇贤能的人提出质疑,他们到底对世界有什么实际贡献呢?这种反问的方式,既表达了对空洞的道德说教的不满,也揭示了社会现实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国闭檀榆烟,大礼成隳堕”,诗人以“檀榆”暗喻当时的政治环境,即政治昏暗,公正的礼仪制度被破坏。这表达了对社会公正缺失的深深忧虑。
“暗室枯槁饭,冷面相看坐”,诗人用生活细节来描绘社会冷漠,揭示出社会的无情和冷漠。
“焉冻群生腹,将止天下祸”,诗人对社会的苦难深感同情,希望通过公正的法律和刑罚来结束社会的苦难。
“但究冤滥刑,天道无不可”,诗人认为只有通过公正的法律来纠正冤假错案,才能符合天道。
最后,“前朝翊赞臣,訏谟之规何琐琐”,诗人对前朝辅佐大臣的政策提出批评,揭示出政策本身的缺陷。
整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反思,揭示了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公正、法律、道德等问题的深深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