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树且能久,後人宜不忘。
意思:这棵树又能长久,后面的人应该不忘。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送祖择之赴陕府》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陕西的历史和地理,对未来的期许,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联“古来分陕重,犹有召公棠”,诗人通过描述古时的分陕故事,赞扬了召公的功绩,同时也强调了陕地的历史重要性。陕地是古代的分界线,代表着重要的政治地位和历史意义,而召公棠则象征着召公的遗爱在民间。
颔联“此树且能久,後人宜不忘”,诗人借树之常青,寓意陕地的历史悠久,文化传承应当不忘。这是一种对历史和文化的敬畏和传承,提醒后人不要忘记陕地的历史和文化。
颈联“君从金马去,郡在铁牛旁”,诗人通过描绘金马门和铁牛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陕地官员的期望和祝愿。金马门是汉代宫门名,象征着朝廷和权力;铁牛则代表着陕地的地理特点,即地势险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陕地官员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秉持公正、勤政爱民的原则,为陕地的发展做出贡献。
尾联“樽无空美酒,鱼必荐嘉鲂”,诗人用美酒和鱼来表达对陕地人民美好生活的祝愿。美酒代表了欢乐和享受,鱼则代表了丰饶和富足。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陕地人民美好生活的祝愿,希望他们能够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最后一句“天子忧民切,行当务劝桑”,诗人借用天子的忧民之心,表达了对朝廷的期望和对百姓的关切。诗人认为,天子忧民切,应当鼓励百姓务农桑棉,发展农业经济,提高生活水平。这也是对陕地官员的建议,希望他们能够重视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整首诗通过对陕地的历史、地理、文化、人民生活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陕地未来的期许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朝廷的期望和对百姓的关切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刻,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