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梦上山 时足疾未平。》 既悟神返初,依然旧形质。

既悟神返初,依然旧形质。

意思:既然明白神回到最初,依然是旧形体。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梦上山 时足疾未平。》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梦境和现实的理解。诗中描述了作者夜梦上嵩山游览,梦中的自己健步如飞,醒来后却发现身体依旧病弱。诗人由此领悟到形神之间的关系,认为形神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而梦境和现实也并非绝对的真实或虚幻。 首先,诗中的嵩山千岩万壑,游览皆周毕,描绘出了一幅壮丽的嵩山景色,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而梦中的自己足不病,健似少年日,更是表达了作者对梦境的向往和期待。 醒来后,诗人发现神返初依然旧形质,意识到身体和精神的相互影响。形病神无疾,揭示了身体和精神的联系,指出身体疾病并不一定导致精神疾病,反之亦然。这一观点在古代医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强调了身心并重的重要性。 最后,诗人在比较昼行与夜步的感受后,认为昼夜既平分,其间何得失,进一步强调了梦境和现实并非绝对的真实或虚幻,而是相互交织的。这种对梦境和现实的独特理解,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和存在的深刻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梦境和现实的理解。通过描绘嵩山的壮丽景色和梦中的健步如飞,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中也揭示了身体和精神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对梦境和现实的独特理解,具有深刻的哲学思考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夜梦上嵩山,独携藜杖出。
千岩与万壑,游览皆周毕。
梦中足不病,健似少年日。
既悟神返初,依然旧形质。
始知形神内,形病神无疾。
形神两是幻,梦寤俱非实。
昼行虽蹇涩,夜步颇安逸。
昼夜既平分,其间何得失?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依然

    读音:yī rán

    繁体字:依然

    短语:还 一如既往 仍 依然故我 依然如故 反之亦然 照例 照样

    英语:still

    意思:
    1.依旧。

  • 形质

    读音:xíng zhì

    繁体字:形質

    英语:form quality

    意思:(形质,形质)

    1.肉体,躯壳。
    唐·刘禹锡《祭柳员外文》:“意君所死,乃形质尔。魂气何託,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