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古冢狐-戒艳色也》 女为狐媚害即深,日长月增溺人心。

女为狐媚害即深,日长月增溺人心。

意思:女儿是狐精害就是深,日长月增加尿人心。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古冢狐-戒艳色也》

全文赏析

这首诗《古冢狐》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警示意义的诗,它以古冢中的狐狸为引子,通过描述狐狸从古冢中幻化为人形,以妖艳的面目和姿态迷惑人,最终导致人们迷失自我和家庭国家的衰败,来告诫人们要警惕那些外表迷人但内心险恶的事物,尤其是那些善于迷惑人心、破坏家庭和国家的事物。 首先,诗中通过对狐狸幻化为人形的描绘,展现了其妖艳的外貌和迷惑人的行为。这种描绘不仅突出了狐狸的妖异特性,也暗示了那些外表迷人但内心险恶的人物的特点。 其次,诗中通过对比假色迷人(狐狸)和真色迷人(褒姒妲妃等),强调了真假的区别和危害程度的不同。假色虽然也能迷惑人,但它的危害是有限的,而真色迷人则能破坏家庭和国家,其危害更为严重。 此外,诗中还通过古冢狐的例子,告诫人们要警惕那些外表迷人但内心险恶的事物,尤其是那些善于迷惑人心、破坏家庭和国家的人或事物。这种警示意义在于提醒人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表面的诱惑所迷惑,要明辨是非,坚守道德底线。 最后,诗中还强调了人心厌恶假色、珍视真实的重要性。这种价值观的强调,有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从而避免被假象所迷惑和伤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古冢狐的例子,告诫人们要警惕那些外表迷人但内心险恶的事物,强调真假的区别和人心厌恶假色的重要性,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和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古冢狐,妖且老,化为妇人颜色好。
头变云鬟面变妆,大尾曳作长红裳。
徐徐行傍荒村路,日欲暮时人静处。
或歌或舞或悲啼,翠眉不举花颜低。
忽然一笑千万态,见者十人八九迷。
假色迷人犹若是,真色迷人应过此。
彼真此假俱迷人,人心恶假贵重真。
狐假女妖害犹浅,一朝一夕迷人眼。
女为狐媚害即深,日长月增溺人心。
何况褒妲之色善蛊惑,能丧人家覆人国。
君看为害浅深间,岂将假色同真色。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狐媚

    读音:hú mèi

    繁体字:狐媚

    意思:
    1.谓狐为魅。
    《北齐书后主纪》:“是月,邺都、并州并有狐媚,多截人髮。”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上》:“崔生疑其狐媚,以枕投门阖警之。”

  • 人心

    读音:rén xīn

    繁体字:人心

    英语:popular feeling

    意思:
    1.人的心地。
    《孟子滕文公下》:“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