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家女为富家织。
意思:贫家女为富裕家纺织。
出自作者[唐]王建的《当窗织》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贫苦人民的生活。通过描绘一个贫家女为富家织布,但因为各种原因,她的劳动成果并不被认可,反而可能被剥夺,从而揭示了社会的阶级不公和贫富差距。
首两句“叹息复叹息,园中有枣行人食。贫家女为富家织”,诗人以叹息开始,描述了一个贫苦的少女在园中辛勤工作,但她的劳动成果却被路人随意采食的事实。接着,她被迫为富家织布,但这里的“贫家女”与“富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示了社会的阶级不公。
接下来的诗句,“翁母隔墙不得力。水寒手涩丝脆断,续来续去心肠烂。”进一步描绘了这位少女的困境。她的母亲隔着墙为她打气,但她的力量无法传递。水寒手涩,丝脆断,意味着她的劳动成果并不被认可。她只能续续续来,续来续去,心肠烂,表达了她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草虫促促机下啼,两日催成一匹半。输官上顶有零落,姑未得衣身不著。”这几句描绘了少女的劳动成果被无情地剥削和浪费。她辛苦工作两天,只完成了半匹丝,然后不得不将其上交给官府,结果可能被零落损坏。这样,她的劳动成果并没有真正帮助到她自己,反而可能连基本的保暖都做不到。
最后,“当窗却羡青楼倡,十指不动衣盈箱。”诗人通过对比贫家女和青楼倡的处境,进一步强调了社会的阶级不公和贫富差距。虽然少女的叹息和贫穷生活让人同情,但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不满。即使在寒冷的冬天,那些“青楼倡”却衣盈箱,过着舒适的生活。这种鲜明的对比使得诗的主题更加深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贫苦人民的生活困境和社会的不公。它不仅揭示了社会的阶级问题,也表达了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这种对现实的关注和反思,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