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闻慧远辈,题诗此岩壁。
意思:常听说慧远等,题诗这岩壁。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游石门涧》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石门寺的怀古之作,通过对石门寺周围环境和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感慨。
首句“石门无旧径,披榛访遗迹”,描绘了石门寺周围的环境,没有旧时的小径,只能拨开丛生的灌木,探寻历史的痕迹。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变迁,也让人对石门寺的历史产生了更多的好奇和想象。
“时逢山水秋,清辉如古昔”,描绘了秋天的石门寺,山清水秀,月光如水,仿佛回到了古代。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厚重,也让人对石门寺的文化底蕴产生了更多的敬仰和感慨。
“常闻慧远辈,题诗此岩壁”,描述了曾经在这里题诗的慧远等人,他们的诗篇留在了岩壁上,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了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延续,也让人对石门寺的历史地位产生了更多的认同和自豪。
然而,“云覆莓苔封,苍然无处觅”,曾经的题诗已经被云遮苔封,难以寻找,让人感到历史的沧桑和变迁。这也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关注和思考。
“萧疏野生竹,崩剥多年石”,描绘了石门寺周围的自然景色,野生的竹林和多年的石头,让人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和历史的沉淀。
最后,“自从东晋后,无复人游历”,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自从东晋以后,这里就很少有人来游历了,这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衰落。但是,秋涧的声音依旧,空空如也的早晨和晚上,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的永恒。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石门寺周围环境和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感慨,同时也引发了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关注和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自然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