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偈七首》 渺渺邈邈,十方该括。

渺渺邈邈,十方该括。

意思:渺渺飘渺,十方包括括。

出自作者[宋]释法泰的《偈七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颂古三首》,是一首富有禅意和哲理的诗,主要描绘了禅宗的修行和智慧。 首先,诗中提到了“渺渺邈邈,十方该括”,这是对禅宗修行的一种描述,表示修行者需要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涵盖所有的领域。这是一种对禅修的理想状态的表达,强调了修行者内心的超越和通达。 “坦坦荡荡,绝形绝相”则是对修行者内心的描述,表示他们的内心是坦荡无碍的,没有任何形式的束缚或形象。这进一步强调了禅修的目标是超越外在的形式和形象,达到内在的自由和无拘无束。 “目欲眎而睛枯,口欲谈而词丧”,这里描绘了修行者的状态,他们的眼睛虽然明亮但却没有世俗的欲望,他们的言语虽然流畅但却没有世俗的言辞。这是对修行者内心清净、无欲无求的描绘。 接下来的几行诗描绘了文殊普贤等禅宗大师的形象,他们没有技巧或伎俩,只是坦荡地提唱,这进一步强调了他们的内心超越和无拘无束。同时,诗中也提到了临济德山等禅师的威猛形象,他们能够吓退敌人,这暗示了禅修的力量和智慧。 最后,“龟吞陕府铁牛,蛇咬嘉州大像”和“吓得东海鲤鱼,直至如今肚胀”这两句则是对禅修力量的进一步描绘。这里用具体的例子说明了禅修能够改变人的内心状态,甚至能够影响外在的事物。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禅宗修行者的内心状态和智慧,强调了禅修的力量和超越性。它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自由和超越,摆脱外在的形式和形象,达到真正的解脱和自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渺渺邈邈,十方该括。
坦坦荡荡,绝形绝相。
目欲眎而睛枯,口欲谈而词丧。
文殊普贤,全无伎俩。
临济德山,不妨提唱,龟吞陕府铁牛,蛇咬嘉州大像。
吓得东海鲤鱼,直至如今肚胀。

关键词解释

  • 邈邈

    读音:miǎo miǎo

    繁体字:邈邈

    英语:distant

    意思:
    1.遥远貌。
    《楚辞离骚》:“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
    王逸注:“邈邈,远貌。”

  • 十方

    读音:shí fāng

    繁体字:十方

    英语:ten positions

    意思:佛教谓东南西北及四维上下。
    《宋书夷蛮传呵罗单国》:“身光明照,如水中月,如日初出,眉间白豪,普照十方。”<

  • 渺渺

    读音:miǎo miǎo

    繁体字:渺渺

    英语:remote

    意思:
    1.幽远貌;悠远貌。
    《管子内业》:“折折乎如在于侧,忽忽乎如将不得,渺渺乎如穷无极。”
    尹知章

  • 该括

    读音:gāi kuò

    繁体字:該括

    意思:(该括,该括)
    包罗;概括。
    南朝·梁·沈约《<内典>序》:“该括群流,集成兹典,事以例分,义随理合。”
    《张子语录后录下》:“弥纶天地,该括古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