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纳十方充塞。
意思:普遍接受十方充满。
出自作者[元]侯善渊的《一叶舟》
全文赏析
这首诗《大道本无一物。遍纳十方充塞。无外亦无心。不容针。要见阐开清目。认得本元虚谷。非浅亦非深。满壶金。》是一首描绘大道的诗,表达了对于宇宙、生命、真理的深刻理解。
首先,诗中明确指出“大道本无一物”,这是对道的本质的描绘,表明道是无形的,超越物质和概念的存在,无法用言语或概念来描述。这是一种超越二元对立,超越物质世界的理解,是对宇宙整体性和无限性的表达。
“遍纳十方充塞”进一步描绘了道的无所不在,无论在何处,道都无所不在,充塞于十方,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是一种对道的无限性和普遍性的理解。
“无外亦无心”,这是对道的另一层描绘,表明道超越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超越了所有的概念和感知,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与道相比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与道相抗衡。这是对道的绝对性和超越性的理解。
“不容针”表达了道的纯粹和清洁,没有任何杂质或瑕疵,就像一根细小的针一样微小而不可见。这进一步强调了道的纯净和无暇。
“要见阐开清目。认得本元虚谷。”这里描绘了对于道的理解和认知过程,需要打开眼睛,清晰地看到道,认识到道的本质是虚无的峡谷。这表明了对于道的理解和认知需要一种清晰、明了的眼光,需要一种超越世俗的智慧。
“非浅亦非深。满壶金。”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道的深度和广度,既不是浅薄的,也不是深不可测的,就像满壶的金子一样丰富和宝贵。这表明道是丰富而宝贵的,但需要我们去认识和理解它。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道的本质和特性,表达了对宇宙、生命、真理的深刻理解。它强调了道的超越性、普遍性、绝对性、纯粹性、清洁性、丰富性和宝贵性,以及对于道的理解和认知的重要性。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语言,引导读者去思考和领悟道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