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李右丞王维画雪景》 何日扁舟载风雪,却将蓑笠伴渔人。

何日扁舟载风雪,却将蓑笠伴渔人。

意思:为什么天扁舟载风雪,却将蓑衣斗笠伴渔民。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题李右丞王维画雪景》

全文赏析

这首诗《微生江第一间身,偶上青云四十春。何日扁舟载风雪,却将蓑笠伴渔人。》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生哲理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微生江第一生经历的感慨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首句“微生江第一间身,偶上青云四十春。”描绘了作者自小在微生江边长大,经过四十年的努力,终于登上青云之上的情景。这里的“微生江”可能是作者成长的地方,也可能暗指人生的微妙之处,需要自己去探索和发现。而“四十春”则表达了作者在四十年的时间里,通过努力和奋斗,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何日扁舟载风雪,却将蓑笠伴渔人。”这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作者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驾着一艘扁舟,在风雪中航行,过上一种自由自在、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里用“蓑笠”象征着一种简朴、自然、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而“伴渔人”则表达了作者对那种闲适、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生经历,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憧憬。其中,“青云”、“风雪”、“蓑笠”等意象,象征着奋斗、自由和简朴,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微生江第一间身,偶上青云四十春。
何日扁舟载风雪,却将蓑笠伴渔人。
作者介绍 皎然简介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蓑笠

    读音:suō lì

    繁体字:蓑笠

    英语:straw or palm-bark rain hat

    意思:(参见簑笠)
    蓑衣与笠帽。
    《仪礼既夕礼》:“道车载朝服,蒿车载蓑笠。”

  • 渔人

    读音:yú rén

    繁体字:漁人

    英语:fisherman

    意思:(渔人,渔人)

    1.以捕鱼为业的人。
    《管子禁藏》:“渔人之入海……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

  • 扁舟

    读音:piān zhōu

    繁体字:扁舟

    英语:canoe

    意思:I
    小船。
    《史记货殖列传》:“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

  • 何日

    引用解释

    哪一天;什么时候。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又吟曰:‘儂别去,泪双流,使我揉断离肠何日休。’” 刘大白 《各各作工》诗:“各各作工,各各作工!什么财东,什么雇佣,一样的人,阶级重重!无人不工,何日成功!”

    读音:hé r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