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suō lì
繁体字:蓑笠
英语:straw or palm-bark rain hat
意思:(参见簑笠)蓑衣与笠帽。《仪礼既夕礼》:“道车载朝服,蒿车载蓑笠。”郑玄注:“蓑笠,备雨服。”《后汉书蔡邕传下》:“故当其有事也,则蓑笠并载。”清·唐甄《潜书明鉴》:“茅舍无恙,然后宝位可居;蓑笠无失,然后衮冕可服。”
解释:1.蓑衣和笠帽。
详细释义:蓑衣与箬帽。唐?柳宗元?江雪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造句:戴上蓑笠的客家人驾著舢舨,只消15分钟,便可带你到其中一个小岛上的沙滩。
首字母缩写:sl
【拼音】suōlì
1、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