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议论出多门,安得真儒号缙绅。 名教一宗长有主,中原万里岂无人。 皇王旁伯时虽异,礼不诗书道自新。 观古事多今可见,不知何者谓经纶。 |
这首诗《纷纷议论出多门,安得真儒号缙绅》以议论为主,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和反思。 首句“纷纷议论出多门”描绘了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混乱状态,人们议论纷纷,没有一个明确的共识或一致的价值观。这种状态暗示了社会的多元化和复杂性,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各不相同,难以形成统一的认识。 “安得真儒号缙绅”是对这种现象的质疑和批评。诗人希望出现真正的儒者,他们能够以自己的言行影响社会,成为社会的楷模和榜样。然而在当时的社会,真正的儒者似乎并不多见,许多人都只是徒有缙绅的名号,缺乏真正的学问和道德修养。 “名教一宗长有主”是对当时社会价值观的反思。在诗人看来,传统的名教观念已经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需要重新审视和重建。 “中原万里岂无人”表达了诗人对人才的关注。即使在广阔的中原地区,也有许多优秀的人才,只是没有被发掘和重用。 “皇王旁伯时虽异”是对不同时代的君主的反思。诗人认为,无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需要有道德高尚、学问渊博的人来引领社会风气,以礼义、诗书之道来教化人民。 “观古事多今可见”是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他认为从历史中可以看到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教训,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当前的问题。 最后一句“不知何者谓经纶”是对未来的期待和疑问。诗人不知道应该如何筹划治理国家的大计,表达了他对未来的迷茫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和反思,以及对人才的关注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影响,能够改变社会的现状,使社会朝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