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减字木兰花·河西春晚》 谁倚城头百尺栏。

谁倚城头百尺栏。

意思:谁在城上百尺楼。

出自作者[宋]吴则礼的《减字木兰花·河西春晚》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夜晚边境景象的诗,通过对柳条、塞外、杏花、笳声、雁阵等边境特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首句“河西春晚。独有柳条来入眼。”描绘了河西地区春天的晚景,柳条在眼前摇曳,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这句诗通过视觉描写,表现了春天的气息和柳条的活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身处边塞的孤独。 “塞外斜斜。不道欺寒红杏花。”描绘了塞外的景象,寒风中,杏花在无助中凋零,表现出边塞的寒冷和荒凉。这句诗通过杏花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边塞的艰苦环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孤独。 “边笳初发。与唤团团沙塞月。”这句诗描绘了边塞笳声响起,月亮在沙地上缓缓移动的景象。这句诗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描写,表现了边塞的寂静和孤独,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雁响连天。谁倚城头百尺栏。”这句诗描绘了大雁在天空中鸣叫,城头上有人倚着栏杆的景象。这句诗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描写,表现了边塞的空旷和寂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孤独之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柳条、塞外、杏花、笳声、雁阵等边境特色的描绘,表现了边塞的艰苦环境和诗人的孤独思乡之情。同时,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语言,将边塞的景象和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河西春晚。
独有柳条来入眼。
塞外斜斜。
不道欺寒红杏花。
边笳初发。
与唤团团沙塞月。
雁响连天。
谁倚城头百尺栏。

关键词解释

  • 百尺

    读音:bǎi chǐ

    繁体字:百尺

    意思:
    1.十丈。喻高、长或深。
    汉·枚乘《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
    晋·左思《咏史》之二:“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文选鲍照

  • 城头

    读音:chéng tóu

    繁体字:城頭

    意思:(城头,城头)
    城墻上。
    唐·王昌龄《出塞》诗之二:“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元·萨都剌《高邮城晓望》诗:“城上高楼城下湖,城头画角晓呜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