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知燕赵佳人颜似玉,不得此镜终不(缺一字)。
意思:因为知道燕赵美人颜似玉,不到这面镜子始终不(少了一个字)。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古意代友人投所知》
全文赏析
这首诗《青松虽有花,有花不如无。贫井泉虽清,且无金辘轳。》以青松、清泉、古铜镜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清贫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首联“青松虽有花,有花不如无。贫井泉虽清,且无金辘轳。”诗人以青松和清泉为意象,表达了对清贫生活的热爱和对华丽生活的淡泊。青松虽有花,但诗人认为花不如无,这表达了他对繁华生活的淡泊,更愿意过着清贫但宁静的生活。同样,诗人也表达了对清泉的喜爱,即使没有金制的辘轳,他也愿意过着简单的生活。
颔联“客从远方来,遗我古铜镜。”诗人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古铜镜的珍爱。古铜镜代表了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厚重,诗人对它的珍爱也体现了他的文化素养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颈联“挂之玉堂上,如对轩辕圣。”诗人将古铜镜挂在玉堂上,如对轩辕圣一般珍视它。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古铜镜的珍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轩辕圣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轩辕黄帝的尊称,诗人将古铜镜与轩辕圣相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敬仰和追求。
尾联“天龙睡坤腹,土蚀金鬣绿。因知燕赵佳人颜似玉,不得此镜终不。”诗人通过描绘古铜镜上的锈迹和绿斑,表达了对古铜镜的珍爱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暗示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是值得追求的,即使需要付出努力和代价也在所不惜。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清贫生活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