晤言或世闻,谁谓非绝俗。
意思:我说有时人们听到,谁说不是绝俗。
出自作者[宋]王安石的《和耿天骘同游定林》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诗的语言,生动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方式,以及与世无争、逍遥自在的精神状态。
首先,“道人深闭门,二客来不速”,描绘了一个深居简出的道人,对世俗的繁华和名利似乎并不热衷,而更喜欢与世隔绝的生活。这种淡泊名利的态度,让人感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和安详。
“摄衣负朝暄,一笑皆捧腹”,描述了道人热情地迎接两位不期而至的客人,他们穿着衣服去迎接早晨的阳光,欢声笑语中充满了欢乐和温馨。这种热情好客、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让人感到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逍遥烟中策,放浪尘外躅”,这两句诗描绘了道人的生活方式,他逍遥自在地在烟雾中散步,放浪形骸于尘世之外。这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让人感到一种无牵无挂、随心所欲的轻松和愉悦。
“晤言或世闻,谁谓非绝俗”,最后两句诗表达了道人对世俗的看法,他认为与世交谈并不一定是俗事,这种超脱世俗的态度,让人感到一种超越尘世的豁达和洒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方式,以及与世无争、逍遥自在的精神状态,表达了一种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追求超越了世俗的束缚和限制,让人感到一种心灵的解放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