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人所原,贫贱不堪忧。
意思:富贵人家所原,贫穷卑贱的人不值得忧虑。
出自作者[宋]俞桂的《居闲》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淡然的态度看待人生的富贵与贫贱,强调了内在的品质和节操的重要性。诗中描绘了一种宁静、清雅、不慕虚荣的人生态度,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真实价值的认可。
首句“富贵人所原,贫贱不堪忧”,直接点明了人生的两种状态:富贵和贫贱。富贵是人们所追求的,因为它代表着权力和地位;而贫贱则是人们无法避免的,因为它代表着生活的艰辛。然而,诗人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外在的富贵,而在于内在的品质和节操。
“自有兰蕙清,非比萧艾羞”,诗人用兰蕙和萧艾两种植物来比喻高尚和低俗。兰蕙象征着高洁、清雅,而萧艾则象征着世俗、低俗。诗人以此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追求,认为只有拥有兰蕙品质的人才能真正获得尊重和认可。
“功名如露草,飘瓦若虚舟”,诗人将功名比作露水和瓦片,短暂而虚无。功名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但它只是过眼云烟,无法长久保持。诗人提醒人们不要过于执着于功名,而应该追求真正的价值。
“千载傥相遇,皋夔及伊周”,诗人表达了对贤能之人的期许,希望在千年之后能够遇到像皋夔和伊周一样的人才,共同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诗人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人的品质和才能,而不是外在的地位和权力。
“苟使穷未达,一壑营一丘”,如果一个人在穷困潦倒之时仍能保持节操,那么即使在山沟里经营一丘一壑也能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安宁。诗人鼓励人们不要因为外在的困境而放弃对真正价值的追求,即使身处困境也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
整首诗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注重内在品质的人生态度。诗人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外在的富贵和权势,而在于人的品质和节操。这种态度不仅是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社会的期望。通过这首诗,诗人传达了对高尚品质的赞美和对真实价值的追求,鼓励人们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坚定,不为世俗所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