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三》 屈曲回廊,静夜闲寻访。

屈曲回廊,静夜闲寻访。

意思:弯弯曲曲回廊,静夜闲寻访。

出自作者[宋]柳永的《其三》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充满了浪漫和柔情。 首先,诗的开头,“蜀锦地衣丝步障,屈曲回廊,静夜闲寻访。”描绘了一个华丽的场景,步障上铺着蜀锦,回廊曲折,在静夜里,诗人寻访某个人。这种描绘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种神秘和浪漫的气息。 “玉砌雕阑新月上,朱扉半掩人相望。”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场景的细节,月光照耀在雕花的栏杆上,半开着的朱红色门扉中,似乎有人正在等待。这种描绘增加了场景的紧张感和期待感。 “旋暖熏炉温斗帐。”描述了室内温暖的环境,熏炉散发出香气,斗帐(一种帐子)也已经被温暖好,为接下来的情节做了铺垫。 “玉树琼枝,迤逦相偎傍。”这句诗描绘了环境的美丽,玉树琼枝(玉琢的树和玉做的枝条,这里代指美丽的树)迤逦(yǐ lǐ,连绵不断)相偎傍,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夜景,为整个场景增加了浪漫和柔情的气氛。 “酒力渐浓春思荡。”这句诗直接点出了情感的主题,酒意渐浓,春心荡漾,暗示了诗人对某人的情感。 “鸳鸯绣被翻红浪。”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情感的具体表现,鸳鸯绣被(绣有鸳鸯的被子)被拉开,被子下的红浪(象征着热情和欲望)显现出来。这句诗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某人的欲望和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华丽的场景、美丽的夜景和直接表达的情感,创造了一个浪漫和柔情的夜晚场景。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情感,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某人的深深情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蜀锦地衣丝步障。
屈曲回廊,静夜闲寻访。
玉砌雕阑新月上。
朱扉半掩人相望。
旋暖熏炉温斗帐。
玉树琼枝,迤逦相偎傍。
酒力渐浓春思荡。
鸳鸯绣被翻红浪。
作者介绍 柳永简介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解释

  • 屈曲

    读音:qū qǔ

    繁体字:屈曲

    英语:crooked

    意思:
    1.弯曲,曲折。
    《文选张衡<东京赋>》:“謻门曲榭,邪阻城洫”三国·吴·薛综注:“冰室门及榭,皆屈曲邪行,依城池为

  • 回廊

    读音:huí láng

    繁体字:回廊

    短语:画廊 门廊

    英语:cloister

    意思:(参见迴廊)
    曲折回环的走廊。
    唐·杜甫《涪城县香积寺官阁》诗:“小

  • 寻访

    读音:xún fǎng

    繁体字:尋訪

    短语:来访 拜访 互访

    英语:to inquire after

    意思:(寻访,寻访)
    访求寻找。
    《后汉书逸民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