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蒙金印印,得异野干儿。
意思:曾受到金印印,得到不同野干儿。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经普化禅师影院》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大一”的回忆,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在的感慨。
首联“大一今何处,登堂似昔时。”诗人首先提出问题,大一如今在哪里?然后他回忆起过去登堂的情景,仿佛还是过去一样。这里的“大一”可能是指一种古老的学问、哲学或者宗教,也可能是指一种特定的环境或者经历。这一句通过对比现在和过去,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
颔联“曾蒙金印印,得异野干儿。”诗人回忆起曾经受到过大一的教诲,得到了不同于一般人的智慧和理解。这里用“金印”象征权威和地位,用“野干儿”比喻普通的、无知的人。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感激和怀念,也表达了他对现在自己的反思和自嘲。
颈联“影束龙神在,门荒桐竹衰。”诗人描述了大一教诲的深远影响,如同龙神被束缚一样,永不消逝。然而,门前的桐竹已经衰败,象征着过去的辉煌已经不再。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敬仰和对现在的无奈。
尾联“谁云续僧史,别位著吾师。”诗人提出问题,谁会继续记录僧侣的历史?而我师则可以在另一个位置上被记录下来。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吾师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在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感激、对现在的反思、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吾师的敬仰之情。这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诗,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