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有僧言罗浮事,因为诗以写之》 悠悠想大方,此乃杯水滨。

悠悠想大方,此乃杯水滨。

意思:悠悠想大方,这是杯水之滨。

出自作者[唐]刘禹锡的《有僧言罗浮事,因为诗以写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登上罗浮山,眺望罗浮山的景色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夜宿罗浮山的最高峰,眺望浩瀚无垠的天宇,感受着宇宙的壮美和神秘。 首段中,作者描述了登上罗浮山的过程,以及逐渐升高的景色带给他的震撼。他感受到了元气(即天地之气)的壮美,以及汹涌的气势扑面而来。 在二、三段中,作者夜宿罗浮山的最高峰,眺望无垠的天宇,感受到了海黑天宇旷的景象,星辰仿佛逼近人。此时,作者开始想象各种可能出现的景象,如巨灵、怪物等,但最终归于阴阳交替,昼夜更迭的自然规律。 接下来的段落中,作者描绘了日出时的景象,感受到了生命的微弱如同尘土,而天鸡的鸣叫和赤波涌出的黄金轮则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最后,作者反思世人只关注耳闻目睹的事物,而无法超越这些去认识真正的世界。他想象着如果有更大的智慧存在,那么就可以理解那些超出常规、无法言说的景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夜宿罗浮山最高峰时,对自然、宇宙和生命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反思,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君言罗浮上,容易见九垠。
渐高元气壮,汹涌来翼身。
夜宿最高峰,瞻望浩无邻。
海黑天宇旷,星辰来逼人。
是时当朏魄,阴物恣腾振。
日光吐鲸背,剑影开龙鳞。
倏若万马驰,旌旗耸奫沦。
又如广乐奏,金石含悲辛。
疑其有巨灵,怪物尽来宾。
阴阳迭用事,乃俾夜作晨。
咿喔天鸡鸣,扶桑色昕昕。
赤波千万里,涌出黄金轮。
下视生物息,霏如隙中尘。
醯鸡仰瓮口,亦谓云汉津。
世人信耳目,方寸度大钧。
安知视听外,怪愕不可陈。
悠悠想大方,此乃杯水滨。
知小天地大,安能识其真。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关键词解释

  • 杯水

    读音:bēi shuǐ

    繁体字:杯水

    意思:
    1.一杯水。
    《庄子逍遥游》:“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南齐书张绪传》:“灵上置杯水香火,不设祭。”
    唐·柳宗元《谪龙说

  • 悠悠

    读音:yōu yōu

    繁体字:悠悠

    短语:缓慢 迟缓 慢条斯理 冉冉 徐 慢 暂缓 迟延 慢吞吞 款 磨蹭 缓 迟滞

    英语:leisurely

    意思:

  • 大方

    读音:dà fāng

    繁体字:大方

    短语:不在乎

    英语:generous

    意思:
    1.谓方正之极。
    《老子》:“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稀声。”

  • 水滨

    读音:shuǐ bīn

    繁体字:水濱

    英语:waterside

    意思:(水滨,水滨)
    水边。
    《左传僖公四年》:“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晋·王嘉《拾遗记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