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那有此,心疑是庐山。
意思:人世间哪有这,心里怀疑是庐山。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宿四望山下,望庐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抒发感慨的佳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湖畔远岫的景色、晨光、春雨、人世与庐山的对比,以及舟泊湖畔时的感受,描绘得生动而富有诗意。
首联“过湖见远岫,澹若横碧烟。晨蔚动霁晖,春滋涵雨鲜。”诗人描绘了湖面上远处的山峦,淡淡地横卧在碧绿的烟雾中,早晨的云雾在雨后初晴的阳光下飘动,春天的雨滋润着大地,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
颔联“人世那有此,心疑是庐山。宿惊恍未定,欲问无暇言。”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眼前美景的惊讶和怀疑,怀疑自己是否来到了庐山。这种恍惚和惊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赞叹和敬畏。
颈联“落日泊四望,诸峰森在前。老夫急亲指,舟子答果然。”在落日时分,诗人环顾四周,看到湖畔的山峰矗立在前,老夫急切地想要指给舟子看,舟子也果然回答正确。这里诗人通过舟子的回答确认了自己的判断,进一步强调了眼前的景色之美。
诗的尾联“坐令我生敬,瞻仰忘忧端。更待孤月出,开篷望晴峦。”诗人表达了自己因眼前的美景而生出的敬畏之情,忘却了一切忧愁烦恼。他期待着月亮升起,打开船篷欣赏晴朗的山峦。这里的结尾意味深长,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敬畏和赞叹。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以及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和对他人的尊重。这首诗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