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西江月 水仙》 怕见桃花红浪。

怕见桃花红浪。

意思:怕见桃花红浪。

出自作者[清]徐灿的《西江月 水仙》

全文赏析

这首诗《素女乍离绮阁,水晶帘动微霜。》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和情感变化的优美诗篇。它以素女离开绮阁,微霜降临,桃花未开,清瘦初妆的情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情感的细腻观察和感悟。 首先,诗中的“素女”是一个传说中的仙女,这里用来比喻诗中的女主角。她突然离开了绮阁,这一动作被描绘得如仙女下凡般美丽而神秘。同时,“水晶帘动微霜”则描绘了微霜降临的景象,给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感觉,为整个画面增添了诗意。 接下来,“幽情未肯便分香”一句,表达了女主角的情感状态。她的内心深处隐藏着深深的情感,不愿轻易表露出来。这里的“幽情”和“分香”都是古典文学中常用的意象,前者表达了深藏不露的情感,后者则表达了女子香艳的气息。 “怕见桃花红浪”一句,描绘了桃花未开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女主角内心的情感状态。她害怕看到桃花红浪,这可能象征着她的情感波动或者对未来的担忧。 “粉蕊含嗔抱喜”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娇羞的情感状态。她含着嗔怪,又抱着欣喜,这种复杂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一枝清瘦玉初妆”是对女主角形象的描绘,她像一枝清瘦的玉一样,初妆美丽。这里的“玉”和“妆”都暗示了女子的美丽和纯洁。 最后,“不许何郎窥望”,何郎是古代美男子之一,这里用来代指那些对女子心生爱慕的人。这句诗表达了女主角对爱情的矜持和期待,她不允许任何人窥视她的内心世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女子形象,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素女乍离绮阁,水晶帘动微霜。
幽情未肯便分香。
怕见桃花红浪。
粉蕊含嗔抱喜,怕它蝶乱蜂忙。
一枝清瘦玉初妆。
不许何郎窥望。
作者介绍
徐灿(约1618-1698),字湘蘋,又字明深、明霞,号深明,又号紫言(竹字头)。江南吴县(今苏州市西南)人。明末清初女词人、诗人、书画家,为“蕉园五子”之一。光禄丞徐子懋女,弘文院大学士海宁陈之遴继妻。从夫宦游,封一品夫人。

工诗,尤长于词学。她的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兴亡之感。又善属文、精书画、所画仕女设色淡雅、笔法古秀、工净有度、得北宋人法,晚年画水墨观音、间作花草。

著有《拙政园诗馀》三卷,诗集《拙政园诗集》二卷,凡诗二百四十六首,今皆存。

关键词解释

  • 桃花

    读音:táo huā

    繁体字:桃花

    短语:水葫芦 栀子 款冬 紫菀 山花 晚香玉 芍药 刨花 鸡冠花 夹竹桃 康乃馨 风信子 报春花 玫瑰 紫罗兰 唐 金盏花 美人蕉 鸢尾 藏红花 水仙 菁 樱花 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