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得也应无益。
意思:把得到的响应没有好处。
出自作者[宋]孙光宪的《谒金门·留不得》
全文赏析
《谒金门·留不得》是宋代词人孙光宪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写女子对男子的一往情深,却终因男子薄幸而不得不诀别。全词通篇不出“留”字,但句句紧扣“留”字,回环往复,一唱三叹,读来令人回肠荡气,感慨不已。
上片写欢聚。起首二句写一对恋人依依难舍地告别,从女方眼中写出男方的神态:“留不得”,正是这两字贯穿此词,成为点题之笔,且使上下片遥相绾合。作者不写男子的去向和女子的心情,而通过“柳边”、“马嘶”、“莺语”等富有特征性的事物和现象来刻画男女双方的离愁别恨。“柳边”是难舍难分之地;“马嘶”意味着策马远行,隐含催人远去之意;“莺语”象喻春莺的啼鸣,也容易唤起女子对往日甜蜜恋情的回忆。“残日半开一川莫”,末后一句写景如画,景中含情,余味无穷。
下片写伤别。换头直承“残日半开”,点明送别的时间地点。作者把地点选定在“花溪”,即春意盎然之所,又为下文“花落”埋下伏笔。“花溪”与“柳边”相对应,“莺语”与“蝶飞”相对应,景物相互映衬,色调浓淡相宜。时近黄昏,蝴蝶翩翩飞舞,本是赏心悦目之事;然而男主人公的心中却充满了愁苦,以致于觉得蝴蝶愈舞愈恼人。睹物思人,信手拈来一句妙语:“何处是归期?”问得似乎无理却又至情。情深意重,尽在不言之中。结尾二句是对开头二句的呼应,点明主旨:既然无法挽留住春天的脚步,那么更无法留住那逝去的爱情。
这首词以清新细腻、委婉含蓄见胜。作者善于捕捉典型的景物寄托内心的感情。化用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句而青出于蓝胜于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