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野居》 况复苦时节,览景独踟蹰。

况复苦时节,览景独踟蹰。

意思:何况又苦时节,览景独徘徊。

出自作者[唐]张籍的《野居》

全文赏析

这首诗《贫贱易为适,荒郊亦安居》是一首描绘诗人生活和情感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古书的热爱。 首联“贫贱易为适,荒郊亦安居”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即使在贫穷和荒凉的郊区,他也愿意安居乐业。这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尊重。 颔联“端坐无余思,弥乐古人书”表达了诗人对古书的热爱。他端坐时没有多余的思考,而是乐于阅读古人的书籍,这表明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文化的热爱。 颈联“秋田多良苗,野水多游鱼”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环境,展示了他的自然情怀。他欣赏秋天的田野,那里有许多优良的稻苗,还有野外的流水,里面有许多游动的鱼儿。这些自然景色让诗人感到舒适和愉悦。 然而,诗人在尾联“多病减志气,为客足忧虞”中,表达了他内心的困扰和忧虑。由于疾病的困扰,他的意志力减弱,作为客人他感到足够的忧虑。特别是在“苦时节”,他更是在景色中独自踌躇,表达了他的孤独和无助。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贫贱中仍然热爱生活、追求知识、欣赏自然,同时也表达了他内心的困扰和无助。这种复杂情感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贫贱易为适,荒郊亦安居。
端坐无余思,弥乐古人书。
秋田多良苗,野水多游鱼。
我无耒与网,安得充廪厨。
寒天白日短,檐下暖我躯。
四肢暂宽柔,中肠郁不舒。
多病减志气,为客足忧虞。
况复苦时节,览景独踟蹰。
作者介绍 陈子昂简介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

关键词解释

  • 踟蹰

    读音:chí chú

    繁体字:踟躕

    短语:犹豫不决 游移 举棋不定 迟疑不决 裹足不前 动摇 犹豫 踌躇不前 迟疑 优柔寡断 彷徨 犹疑 瞻前顾后

    英语:hesitate

    <
  • 时节

    读音:shí jié

    繁体字:時節

    短语:季节 季

    英语:season

    意思:(时节,时节)

    1.四时的节日。
    《吕氏春秋尊师》:“敬祭之术

  • 况复

    读音:kuàng fù

    繁体字:況復

    意思:(况复,况复)

    1.更加;加上。
    隋炀帝《白马篇》:“本持身许国,况复武功彰。”
    唐·杜甫《寄杜位》诗:“干戈况复尘随眼,鬓髮还应雪满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