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京察后小述》 邑子久崖柴,长者亦摇簸。

邑子久崖柴,长者亦摇簸。

意思:浪荡子久崖柴,长者也摇晃颠簸。

出自作者[明]汤显祖的《京察后小述》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自己人生的反思和自我调侃。诗中描绘了作者在生活中的各种状态,从年轻时的轻狂到现在的沉稳,从对名利的追求到对生活的淡然处之。 首段描述了作者年轻时在乡间的生活,表现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和对长者的敬意。接着,诗中用“鬼弹落一个”来形容社会上的种种不公和欺诈,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和不满。 接下来,诗中表达了对人生的反思,认为自己虽然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磨难,但仍然保持着一颗追求进步的心。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淡然处之,认为自己已经学会了放下名利,不再追求虚无的东西。 最后,诗中用“骨相会偏奇,生辰或孤破”来形容自己的性格和命运,认为自己是一个性格独特的人,命运也有些坎坷。但是,诗中也表达了对人生的乐观态度,认为只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就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和自我调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邑子久崖柴,长者亦摇簸。
含沙吹几度,鬼弹落一个。
大有拊心叹,不浅知音和。
参差反舌流,倏忽箕星过。
幸免青蝇吊,厌听迁莺贺。
贱子亦如人,壮心委豪惰。
文章好惊俗,曲度自教作。
贪看绣夹舞,贯沓花枝卧。
对人时欠伸,说事偶涕唾。
眠睡忽起笑,宴集常背坐。
敢有轻薄情,祇缘迂僻过。
一命淹陵署,六岁逢都课。
浮噪今已免,不谨前当坐。
有口视三缄,无心嗔八座。
骨相会偏奇,生辰或孤破。
吾心少曲折,古人多顿挫。

作者介绍 汤显祖简介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汤氏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34岁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

明万历十九年(1591)他目睹当时官僚腐败愤而上《论辅臣科臣疏》,触怒了皇帝而被贬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县知县,一任五年,政绩斐然,却因压制豪强,触怒权贵而招致上司的非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终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愤而弃官归里。家居期间,一方面希望有“起报知遇”之日,一方面却又指望“朝廷有威风之臣,郡邑无饿虎之吏,吟咏升平,每年添一卷诗足矣”。后逐渐打消仕进之念,潜心于戏剧及诗词创作。

在汤显祖多方面的成就中,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这些剧作不但为中国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汤氏的专著《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也是中国戏曲史上论述戏剧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献,对导演学起了拓荒开路的作用。汤显祖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其诗作有《玉茗堂全集》四卷、《红泉逸草》一卷,《问棘邮草》二卷。

关键词解释

  • 长者

    读音:zhǎng zhě

    繁体字:長者

    短语:元老 泰山

    英语:father figure

    意思:(长者,长者)

    1.年纪大或辈分高的人。

  • 邑子

    引用解释

    同邑的人;同乡。《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臣之邑子,素知之。” 唐 杜甫 《大觉高僧兰若》诗:“飞锡去年啼邑子,献花何日许门徒。” 宋 叶适 《叶君宗儒墓志铭》:“故人邑子,常候门下。” 清 方文 《李仙亭》诗:“闻有石亭名尚在,重来邑子意偏亲。”自注:“邑子,《汉书·疏广传》谓同邑子也。”

    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