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水龙吟·晚春天气融和》 飞入楼台,舞穿帘幕,总归流水。

飞入楼台,舞穿帘幕,总归流水。

意思:飞入楼台,舞者穿帘幕,总回流水。

出自作者[宋]李纲的《水龙吟·晚春天气融和》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天的气息描绘得淋漓尽致。 首句“晚春天气融和,乍惊密雪烟空坠”,开篇即以惊奇的口吻描绘了晚春时节的突然降雪,仿佛冬日的密雪从烟空之中落下,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这一句为读者开启了诗的画卷,展现出春天的美丽与变幻无常。 “因风飘荡,千门万户,牵情惹思”,雪花随着风儿飘荡,触动了千家万户的情感和思绪。这里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将雪花赋予了情感和思想,使之更加生动活泼。 “青眼初开,翠眉才展,小园长闭”,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雪花飞舞的姿态,青眼初开,翠眉才展,形象地表现了雪花轻盈、娇嫩的特点。小园长闭,则暗示着雪后小园的静谧和美丽。 “又谁知化作,琼花玉屑,共榆荚、漫天起”,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雪花化作琼花玉屑的情景,与榆荚漫天飞舞相映成趣。这里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想象,使得诗句富有诗意和美感。 “深院美人慵困,乱云鬟、尽从妆缀”,在描绘了雪景之后,诗人将目光转向了深院的美丽女子。女子因雪色而慵懒困倦,头发也因雪的点缀而显得更加美丽。这里诗人以美人喻雪,使得诗句更加生动形象。 “小廊回处,氍毹重叠,轻拈却碎”,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雪后小廊的美景和人们在廊上玩雪的情景。这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们在雪中嬉戏的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飞入楼台,舞穿帘幕,总归流水”,最后,诗人以流水为引子,将雪花比作舞者,舞穿帘幕,最终回归到流水中。这里诗人以流水为线索,将雪花飞舞的场景与流水相结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晚春时节的雪景和人们在雪中嬉戏的场景。诗句中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同时也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春天的美丽和变幻无常,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美的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晚春天气融和,乍惊密雪烟空坠。
因风飘荡,千门万户,牵情惹思。
青眼初开,翠眉才展,小园长闭。
又谁知化作,琼花玉屑,共榆荚、漫天起。
深院美人慵困,乱云鬟、尽从妆缀。
小廊回处,氍毹重叠,轻拈却碎。
飞入楼台,舞穿帘幕,总归流水。
怅青春又过,年年此恨,满东风泪。
作者介绍 汤显祖简介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

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年),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旋即又遭免职。他多次上疏陈诉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绍兴十年(1140年),病逝于仓前山椤严精舍寓所,追赠少师。淳熙十六年(1189年),特赠陇西郡开国公,谥号“忠定”。

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关键词解释

  • 帘幕

    读音:lián mù

    繁体字:簾幕

    英语:heavy curtain

    意思:(帘幕,帘幕)
    亦作“帘幙”。
    用于门窗处的帘子与帷幕。
    唐·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诗:“深秋

  • 楼台

    读音:lóu tái

    繁体字:樓檯

    英语:stand (up)

    反义词: 庐舍

    解释:①〈方〉凉台。②泛指楼(多用于诗词戏曲)近水~。

  • 总归

    解释

    总归 zǒngguī

    [anyhow;eventually;after all] 用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无论怎样一定如此,相当于“终究”

    事实总归是事实,怎么也抹煞不了

    引用解释

  • 流水

    读音:liú shuǐ

    繁体字:流水

    短语:湍流 溜 湍

    英语:running water

    意思:
    1.流动的水;活水。
    《诗小雅沔水》:“沔彼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