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里颓如玉山倒,掷叉百中诚何难,钩牵绳曳乃就陆,椎牛十五一当焉。
意思:波里落如玉山倒,在叉百中确实有什么困难,钩牵绳拉就到了陆地,十个指头是指头当这头牛。
出自作者[清]乾隆的《松花江捕鱼》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捕鱼,通过描绘捕鱼的场景和过程,展现了作者与渔民的亲密关系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联“松江网鱼亦可观,潭情潦尽澄秋烟”,诗人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松江网鱼的美景。在清澈的秋天,潭情(水情)已经完全清澈,仿佛所有的情感都沉淀下来,只有秋天的烟雾还在水面之上。这样的景色让人感到宁静而美丽,同时也为下文的捕鱼活动做了铺垫。
颔联“虞人技痒欲效悃,我亦因之一放船”,这里的“虞人”指的是渔民,“技痒”则形容他们对于捕鱼的热情。“效悃”则是作者自己也想要参与其中,于是放船下水,与渔民一同捕鱼。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渔民的尊重和自己的积极参与,同时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接下来的几联详细描绘了捕鱼的整个过程,从“施罟旋近岸”到“椎牛十五一当焉”,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捕鱼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诗人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如“波里颓如玉山倒,掷叉百中诚何难”,形象地描绘了捕鱼的过程,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举网邪许集众力,银刀雪戟飞缤翻”和“计功受赐即命罢”这两句,则表达了捕鱼的成功和结束,同时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诗人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对于劳动成果的珍惜之情,在这两句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捕鱼的整个过程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诗人的积极参与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得到了充分的表达。这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优秀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