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二首》 巴山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

巴山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

意思:巴山上峡谷重又重,阳台碧绿陡峭十二峰。

出自作者[唐]孟郊的《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巴山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是一首对巴山景象的生动描绘。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巴山的壮丽景色、神女传说以及楚襄王的故事融入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故事的感慨。 首先,诗中描绘了巴山的高峻和陡峭,通过“上峡重复重”和“阳台碧峭十二峰”等词句,展现出巴山的地势之险峻,给人一种雄壮之感。同时,诗人也通过“阳台”一词,暗示了神女传说与巴山之间的联系,为后文的叙述埋下了伏笔。 接着,诗中引用了楚襄王的故事,描述了他在暮雨中打猎,夜卧高丘时梦到了神女。这种描述不仅增加了诗的浪漫色彩,也使得巴山的神秘气息更加浓厚。同时,诗人通过“经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等词句,进一步描绘了神女的美丽和神秘,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在诗的结尾部分,诗人通过“猿啼三声泪沾衣”等词句,表达了对历史故事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思考。这里的猿啼声和泪水交织在一起,既是对神女传说的延续,也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思。猿啼声中蕴含着无尽的哀怨和悲凉,让人不禁思考人生的短暂和历史的沧桑。 整首诗通过对巴山景象的描绘和对历史故事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感慨。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和对人生的思考,使得整首诗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哲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巴山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
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
经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
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沾衣。
见尽数万里,不闻三声猿。
但飞萧萧雨,中有亭亭魂。
千载楚襄恨,遗文宋玉言。
至今青冥里,云结深闺门。
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

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唐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葬洛阳东。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孟郊工诗。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

关键词解释

  • 巴山

    读音:bā shān

    繁体字:巴山

    英语:Bashan Mountain

    详细释义:1.山名。位在陕西省西乡县西南,支峰绵亘数百里,跨南郑及四川的南江、通江诸县,包括孤云、小巴、米仓诸山

  • 十二峰

    引用解释

    亦作“ 十二峯 ”。 1.指 川 、 鄂 边境 巫山 的十二座峰。峰名分别为:望霞、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飞凤、登龙、圣泉。 唐 李涉 《竹枝词》:“十二峯头月欲低,空聆滩上子规啼。” 前蜀 李珣 《河传》词:“朝云暮雨,依旧十二峰前,猨声到客船。” 明 何景明 《竹枝词》:“十二峯头秋草荒,冷烟寒月过 瞿塘

  • 阳台

    读音:yáng tái

    繁体字:陽檯

    短语:凉台 平台

    英语:porch

    解释:1.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

  • 重复

    读音:chóng fù

    繁体字:重復

    短语:老调重弹 重 再 颠来倒去 再三 老生常谈 重温 重蹈覆辙 重申 故态复萌 复

    英语:to repeat

    意思:

  • 重阳

    读音:chóng yáng

    繁体字:重陽

    英语:superposed [WTBX]yang[WTBZ]

    意思:(重阳,重阳)

    1.指天。
    《楚辞远游》:“集重阳入帝宫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