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归辋川作》 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

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

意思:谷口疏钟动,渔樵稍微要稀。

出自作者[唐]王维的《归辋川作》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村傍晚时分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山村生活的向往和怀念。 首联“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诗人描绘了山谷中悠扬的钟声和逐渐稀少的渔樵身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这一联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展现了山村傍晚的独特景象,使人仿佛置身其中。 颔联“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山村的傍晚景色,远处的山峰在暮色中显得更加静谧,而白云则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飘荡,仿佛在向诗人诉说着什么。这一联通过视觉和想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山村生活的向往和怀念。 颈联“菱蔓弱难定,杨花轻易飞”,诗人描绘了水边的景象,菱蔓柔弱难以固定,杨花轻盈容易飘飞。这一联通过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山村生活的自然气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留恋。 尾联“东皋春草色,惆怅掩柴扉”,诗人回到自己的庄园,看到春草色萋萋,心中不禁惆怅起来,于是关上了柴门。这一联通过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山村生活的深深眷恋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山村傍晚时分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山村生活的向往和怀念。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让人感受到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和无奈,让人不禁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
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
菱蔓弱难定,杨花轻易飞。
东皋春草色,惆怅掩柴扉。
作者介绍 王维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关键词解释

  • 疏钟

    读音:shū zhōng

    繁体字:疏鍾

    意思:(疏钟,疏钟)
    稀疏的钟声。
    清·陈廷敬《送少师卫公致政还曲沃》诗:“梦绕细旃闻夜雨,春回长乐远疏钟。”

    解释:1.亦作\"踈钟

  • 渔樵

    引用解释

    1.打鱼砍柴。 唐 高适 《封丘县》诗:“我本渔樵 孟诸 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宋 苏轼 《前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於 江 渚之上,侣鱼鰕而友麋鹿。”

    2.渔人和樵夫。 唐 王维 《桃源行》:“平明閭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宋 范成大 《携家石湖赏拒霜》诗:“渔樵引入新花坞,儿女扶登小锦城。” 清 顾光旭 《弓

  • 谷口

    引用解释

    1.山谷的出入口。《六韬·分险》:“衢道谷口,以武衝絶之。” 唐 王维 《归辋川作》诗:“谷口疎鐘动,渔樵稍欲稀。” 清 黄景仁 《偕邵元直游吾谷》诗:“此间看山復看枫,谷口敞与平原同。”

    2.古地名。又名 瓠口 。在今 陕西 礼泉 东北。 西汉 于此置 谷口县 , 东汉 废。因位于 九嵕山 东、 仲山 西,当 泾水 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