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壁云难聚,风篁露易摇。
意思:苔壁说很难聚集,风竹露容易动摇。
出自作者[唐]卢纶的《题念济寺晕上人院》
全文赏析
这首诗《泉响竹潇潇,潜公居处遥。虚空闻偈夜,清净雨花朝。放鹤临山阁,降龙步石桥。世尘徒委积,劫火定焚烧。苔壁云难聚,风篁露易摇。浮生亦无著,况乃是芭蕉。》是作者对一位名叫“潜公”的高僧的居所环境的描写,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表达了对这位高僧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佛教哲学的理解。
首先,诗中描绘了竹林潇潇作响的景象,这给人一种清幽、宁静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世界。接着,诗中又提到了“虚空闻偈夜,清净雨花朝”,这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清净和夜晚的静谧,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诗中提到的“放鹤临山阁,降龙步石桥”等词句,描绘了高僧居所中的建筑和设施,给人一种庄重、神圣的感觉。这些建筑和设施的存在,也反映了高僧的生活方式和修行态度。
在描述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的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世尘”和“劫火”的看法。“世尘徒委积”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厌弃,“劫火定焚烧”则表达了对永恒的佛教哲学的信仰。这些词句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佛教哲学的理解。
最后,“苔壁云难聚,风篁露易摇。浮生亦无著,况乃是芭蕉。”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无着和无常的理解。作者认为人生就像浮萍一样无着,也像芭蕉一样易逝,因此应该放下执着,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超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高僧居所环境的描写,表达了对这位高僧的敬仰之情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佛教哲学的理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