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龙门峡》 不辞击棹更深入,万一龙惊雷破山。

不辞击棹更深入,万一龙惊雷破山。

意思:不拒绝攻击船更深入,万一龙惊雷破山。

出自作者[宋]范成大的《龙门峡》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插天千丈两碧城,中有玉堑空岩扃》是一首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之诗。它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山峰上有着碧绿的城墙,城墙下是清澈的玉堑。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神秘而壮丽的自然世界。 首先,诗人通过“插天千丈两碧城”的描绘,展现出山峰的高耸入云,给人一种雄伟壮观的感觉。接着,“中有玉堑空岩扃”则描绘了山峰内部的美景,玉堑清澈见底,岩扃空灵神秘,进一步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和想象。 “瀑流悬布不知数,乱落嵌根飞白雨”这两句诗则是对山峰瀑布的生动描绘。瀑布高悬,如同白练般悬在空中,不断地流淌着。诗人用“乱落嵌根飞白雨”来形容瀑布落下的情景,仿佛白雨纷飞,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瑶琨为室云为关,龙君所居朱夏寒”这两句诗则是对山峰主人——龙君居所的描述。这里用“瑶琨为室”来形容居所的珍贵和美丽,用“云为关”来描绘居所周围环境的神秘和幽静。而“龙君所居朱夏寒”则进一步突出了居所的清凉宜人,给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感觉。 最后,“不辞击棹更深入,万一龙惊雷破山”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山峰的向往和敬畏之情。诗人表示愿意深入探索山峰的奥秘,同时也对山峰的神秘和危险抱有敬畏之心。这种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知的探索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向往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之心。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读来令人心旷神怡,深受启发。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插天千丈两碧城,中有玉堑空岩扃。
瀑流悬布不知数,乱落嵌根飞白雨。
瑶琨为室云为关,龙君所居朱夏寒。
不辞击棹更深入,万一龙惊雷破山。
作者介绍 范成大简介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受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拜参知政事,仅两月,被劾罢。晚年退居石湖,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卒,年六十八,追赠五官,后加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关键词解释

  • 惊雷

    读音:jīng léi

    繁体字:驚雷

    意思:(惊雷,惊雷)

    1.使人震惊的雷声。
    汉·刘向《九叹远游》:“凌惊雷以轶骇电兮,缀鬼谷于北辰。”
    宋·范成大《题画卷》诗之四:“暑云泼墨送惊

  • 万一

    读音:wàn yī

    繁体字:萬一

    短语:假使 要是 要 如 如若 只要 一经 一旦 若 使 假设 苟 假若 假定 比方 假如 如果 设 倘若 而 倘

    英语:just in c

  • 深入

    读音:shēn rù

    繁体字:深入

    短语:深深 深化 一语道破 中肯 透 一针见血 刻骨铭心 入木三分

    英语:thorough

    意思:
    1.下沉;隐藏。<

  • 不辞

    读音:bù cí

    繁体字:不辭

    英语:be willing to

    意思:(不辞,不辞)

    1.不辞让;不推辞。
    《庄子天下》:“惠施不辞而应,不虑而对,遍为说万物,说而不

  • 击棹

    读音:jī zhào

    繁体字:擊棹

    意思:(参见击棹,击櫂)

    解释:1.打桨。谓驾船。

    造句:

  • 更深

    解释

    更深 gēngshēn

    [deep at night] 夜深

    更深人静

    更深夜静

    引用解释

    夜深。 唐 杜甫 《火》诗:“流汗卧江亭,更深气如缕。”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 一龙

    引用解释

    《三国志·魏志·华歆传》“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歆 与 北海 邴原 、 管寧 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 歆 为龙头, 原 为龙腹,寧为龙尾。”后用作典实。 清 顾炎武 《孙徵君以孟冬葬于夏峯时侨居太原不获执绋》诗:“ 淄澠 竟谁知, 管华 称一龙。”

  • 破山

    读音:pò shān

    繁体字:破山

    意思:山名。在今江苏省·常熟市·虞山北麓。
    元·卢镇《琴川志》:“破山,亦虞之别山,因白龙斗,冲山而去,故名。”
    清·吴伟业《题王石谷画》诗之二:“一幅天然图画里,维摩僧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