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语恐惊纷,卑之无甚高。
意思:想对恐惧惊慌混乱,低的没有很高。
出自作者[宋]方岳的《南窗偶书》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淡泊名利,崇尚自然,表达了诗人对庸俗和不理解自己的人的无奈。
首联“毛颖轻俗子,孔方疏吾曹”,通过毛笔和铜钱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轻视和对清高生活的向往。“毛颖”是古代文人的重要工具,诗人用它来轻视那些追求名利、世俗的人,“孔方”则代表了金钱,诗人用它来表达对铜臭味、庸俗生活的疏远。
颔联“未须奴事钱,正可仆命骚”,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金钱的蔑视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未须奴事钱”表达了诗人不屑于为了金钱而屈膝讨好的态度,“正可仆命骚”则表达了诗人愿意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受金钱的束缚。
颈联“持此将安之,聊足以自豪”,诗人表示自己有这样的态度是理所当然的,并且也足以自豪。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清高生活的自信和自豪。
尾联“向来与诸儒,尚论夔与皋”,诗人表示自己与诸儒(儒生)尚论(谈论)古代的夔(舜时的贤臣)与皋陶(舜时的司法官),表明自己有高远的志向,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最后两句“此言终当醉,时命不我遭”,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不满和无奈。“此言终当醉”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自我安慰,“时命不我遭”则表达了对命运的不满和抗争。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命运的不满和无奈。诗人通过比喻、反语等手法,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