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头挑起入云衢。
意思:杖头挑起进入云路。
出自作者[元]王哲的《临江仙 咏葫芦》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一只葫芦真个好,朝朝长是随予。腹中明朗莹中虚。贮琼浆玉液,滋味胜醍醐。日日饮来依旧有,自然不用钱沽。杖头挑起入云衢。三清前面过,参从黍米珠。》是一首描绘生活情趣的诗,它以葫芦为题材,通过描绘葫芦的特点、使用价值和它带给诗人的精神享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首先,诗人对葫芦的描述非常生动。“一只葫芦真个好,朝朝长是随予。”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葫芦的喜爱之情,每天它都陪伴着诗人,成为了诗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接着,“腹中明朗莹中虚”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葫芦内部的特点,即透明且空虚,这正是葫芦能够装载琼浆玉液的关键。
其次,这首诗也表达了葫芦的实用价值。“贮琼浆玉液,滋味胜醍醐。”这里提到了葫芦可以用来装载琼浆玉液,这是一种高级饮品,其美味甚至超过了醍醐。这进一步强调了葫芦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
此外,“日日饮来依旧有,自然不用钱沽。”这两句诗表达了葫芦带给诗人的精神享受。诗人每天饮用葫芦中的琼浆玉液,不需要花费一分钱,这体现了生活的简单和纯粹。这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激之情,因为自然赋予了他这样的美好生活。
最后,“杖头挑起入云衢。”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带着葫芦去往高处的情景,象征着诗人追求更高境界的决心和勇气。而“三清前面过,参从黍米珠。”则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追求和理解,他参悟着宇宙的奥秘,就如同黍米珠一样晶莹剔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葫芦的特点、使用价值和带给诗人的精神享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追求和理解,表达了他对更高境界的向往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