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称心寺》 征帆恣远寻,逶迤过称心。

征帆恣远寻,逶迤过称心。

意思:征帆放纵追寻,弯弯曲曲流过称心。

出自作者[唐]骆宾王的《称心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作者乘船在江河中畅游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愉悦。 首句“征帆恣远寻,逶迤过称心。”描绘了作者乘船远航,沿着曲折的江岸蜿蜒前行,心情舒畅。其中,“征帆”象征着远行的船只,“恣远寻”则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的向往和探索精神。“逶迤”则描绘了船只缓缓前行的样子,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 “凝滞蘅灌岸,沿洄楂柚林。”这两句描绘了沿途的景色,特别是岸边的香草和树木,以及船周围的水面上漂浮的楂柚树木。其中,“凝滞”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岸边静止不动的景象,而“沿洄”则描绘了船只在水中曲折回环的样子,给人一种宁静而优美的感觉。 “穿溆不厌曲,舣潭惟爱深。”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作者乘船游玩的情景,特别是对水路的曲折和深潭的喜爱。“穿溆”表达了作者对水路曲折的欣赏,即使路途曲折也不感到厌烦。“舣潭”则表达了作者对深潭的喜爱,只有深潭才能满足他的欲望。 最后,“为乐凡几许,听取舟中琴。”这两句表达了作者乘船游玩的快乐,以及他内心的平静和满足。“听取舟中琴”则暗示了作者在船上弹琴,这不仅表达了他的快乐,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乘船畅游江河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愉悦。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尊重,具有深刻的哲理和美学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征帆恣远寻,逶迤过称心。
凝滞蘅灌岸,沿洄楂柚林。
穿溆不厌曲,舣潭惟爱深。
为乐凡几许,听取舟中琴。
作者介绍 骆宾王简介
骆宾王(约638—684),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他辞采华胆,格律谨严。长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参差转换,讽时与自伤兼而有之;小诗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凉慷慨,余情不绝。

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又名李敬业)作《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敬业败,王那相斩其首降。

关键词解释

  • 征帆

    读音:zhēng fān

    繁体字:徵帆

    英语:ship on a long voyage

    意思:指远行的船。
    南朝·梁·何逊《赠诸旧游》诗:“无由下征帆,独与暮潮归。”
    宋·张

  • 逶迤

    读音:wēi yí

    繁体字:逶迤

    短语:连绵 连连 持续性 此起彼伏 绵延 迤逦 绵亘

    英语:meandering

    意思:(参见逶迆)
    亦作“逶迆”。亦作“逶

  • 称心

    读音:chèn xīn

    繁体字:稱心

    短语:遂意 中意 如愿以偿 心满意足 令人满意 合意 正中下怀 乐意 遂心 看中

    英语:(adj) satisfactory; OK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