恁麽则不去也,此语已行遍天下,摘杨华,摘杨华,唵嚤噠哩吽{左口右发}吒。
意思:那么就不去了,这句话已行遍天下,摘杨华,摘杨华,唵嚤哇哩吽{左口右发}吒。
出自作者[宋]释宗杲的《颂古一百二十一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摘杨华》,它是一首富有禅意的诗,通过描绘一些看似无意义的日常事物,表达了深刻的哲理。
首先,诗中的“有佛处不得拄,生铁称锤被虫蛀”表达了无常和变化的观念。在佛教中,佛法是无常的,一切都在变化中,即使是坚硬如铁的事物也不能避免。而“生铁称锤”在这里象征着那些看似坚硬的事物,实际上也可能会被虫蛀蚀。
“无佛处急走过,撞著嵩山破灶堕”则表达了随缘和因缘的观念。在佛教中,佛法无处不在,只是我们是否能够遇到和感知它的问题。如果我们在没有佛法的地方急急忙忙地走过,可能会错过一些重要的东西。而“撞著嵩山破灶堕”则暗示了因缘的奇妙之处,就像撞到了一座山上的破灶一样,它可能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但也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三千里外莫错举,两个石人相耳语”则表达了自我反思和内省的观念。在佛教中,我们需要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就像两个石人在耳语一样。
最后,“恁麽则不去也,此语已行遍天下”和“唵嘛呢叭咪吽”,这两句表达了禅修的境界和禅修的重要性。禅修是一种深入内心的修行方式,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些日常事物,表达了佛教的无常、因缘、自我反思和禅修等观念。它提醒我们时刻保持警觉和内省,不要错过生活中的重要时刻和机会。同时,它也鼓励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生活中的一切变化和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