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 昔为大堤客,曾上山公楼。

昔为大堤客,曾上山公楼。

意思:从前是大堤客,曾经上了山公楼。

出自作者[唐]李白的《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考。诗中通过对过去游历的描述,表达了对人生、事业和理想的感慨。 首联“昔为大堤客,曾上山公楼。开窗碧嶂满,拂镜沧江流。”描绘了作者过去在山公楼上的游历情景。大堤和山公楼都是作者过去游历的地方,而“开窗碧嶂满,拂镜沧江流”则描绘了作者在山公楼上看到的美丽景色,碧嶂满窗,沧江流淌,让人心旷神怡。 颔联“高冠佩雄剑,长揖韩荆州。此地别夫子,今来思旧游。”描述了作者与韩荆州、夫子的交往,表达了对他们的感激之情。颈联“朱颜君未老,白发我先秋。壮志恐蹉跎,功名若云浮。”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功名的追求。作者意识到自己还没有老去,但白发已经悄悄爬上了额头,这让他感到时光荏苒,壮志未酬。而功名如云浮,需要努力追求才能实现。 尾联“归心结远梦,落日悬春愁。空思羊叔子,堕泪岘山头。”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作者心中充满了对过去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担忧,他担心自己会错过机会,因此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渴望和焦虑。而羊叔子和岘山的典故,则表达了对朋友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思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功名的追求。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朋友的感激和对故乡的思念,使得整首诗更加丰富和感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昔为大堤客,曾上山公楼。
开窗碧嶂满,拂镜沧江流。
高冠佩雄剑,长揖韩荆州。
此地别夫子,今来思旧游。
朱颜君未老,白发我先秋。
壮志恐蹉跎,功名若云浮。
归心结远梦,落日悬春愁。
空思羊叔子,堕泪岘山头。
作者介绍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关键词解释

  • 山公

    读音:shān gōng

    繁体字:山公

    意思:
    1.晋·山涛的别称。
    南朝·宋·颜延之《五君咏阮始平》:“郭奕已心醉,山公非虚觏。”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曹松》:“尤长启事,不减山公。”

  • 大堤

    读音:dà dī

    繁体字:大堤

    意思:
    1.堤名。在今湖北省·襄阳县。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五襄阳乐一》:“朝发襄阳城,暮至大堤宿。”
    唐·李白《大堤曲》:“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

  • 上山

    读音:shàng shān

    繁体字:上山

    英语:raise

    意思:
    1.登山,到山上。
    三国·魏·曹丕《善哉行》:“上山采薇,薄暮苦飢。”

    2.指到山里打游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