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涧松》 寸寸凌霜长劲条,路人犹笑未干霄。

寸寸凌霜长劲条,路人犹笑未干霄。

意思:一寸一寸凌霜长劲条,路人还笑不云霄。

出自作者[唐]崔涂的《涧松》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和情感内涵的诗,通过对植物“凌霜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力和坚韧精神的赞美,以及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寸寸凌霜长劲条”,诗人以“凌霜竹”为喻,描绘了竹子在严寒中依然坚韧生长的场景,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毅力。每一寸枝条都向上生长,不畏严寒,不惧困难,展现了生命的顽强和坚韧。 “路人犹笑未干霄”一句,诗人通过描绘路人的反应,进一步强调了竹子的坚韧和毅力。尽管竹子已经长得如此高耸入云,但路人仍然嘲笑它还未达到天际。这暗示了生命的成长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需要经历无数次的磨砺和挑战,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 “南园桃李虽堪羡”,诗人笔锋一转,从竹子转向了南园的桃李。桃李是春天的象征,鲜艳美丽,引人注目。然而,尽管它们美丽动人,诗人却以“争奈春残又寂寥”一句,表达了对它们的无奈和惋惜。因为它们终究无法抵挡春光的流逝,最终会走向寂寥和凋零。 整首诗通过描绘竹子和桃李两种植物,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力和坚韧精神的赞美,以及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递了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思考,引人深思。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节描写,将竹子和桃李的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同时,诗中的“笑”和“寂寥”等词语,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寸寸凌霜长劲条,路人犹笑未干霄。
南园桃李虽堪羡,争奈春残又寂寥。
作者介绍
崔涂[唐](约公元887年前后在世),字礼山,善音律,尤善长笛,唐朝江南人,今浙江桐庐、建德一带,唐末诗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八八年前后在世。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全唐诗》存其诗1卷。他写的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除夜有怀》。

关键词解释

  • 凌霜

    读音:líng shuāng

    繁体字:凌霜

    意思:抵抗霜寒。常用以比喻人品格高洁,坚贞不屈。
    南朝·宋·谢惠连《甘赋》:“嘉寒园之丽木,美独有此贞芳;质葳蕤而怀风,性耿介而凌霜。”
    唐·李白《鸣雁行》:“客

  • 寸寸

    读音:cùn cùn

    繁体字:寸寸

    意思:
    1.一寸一寸地。
    汉·枚乘《谏吴王书》:“夫铢铢而称之,至石必差;寸寸而度之,至丈必过。”
    宋·苏轼《杂说》:“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寸寸而取之,

  • 路人

    读音:lù rén

    繁体字:路人

    短语:生人 外人 闲人 局外人 陌路 异己 旁观者 陌生人

    英语:passerby

    意思:I

    1.指路上的行人

  • 干霄

    读音:gàn xiāo

    繁体字:乾霄

    意思:高入云霄。
    唐·刘禹锡《和兵部郑侍郎省中四松诗十韵》:“便有干霄势,看成构厦材。”
    宋·叶适《温州社稷记》:“数十百年,其大百围,其崇干霄,民无敢不肃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