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江南景不殊。
意思:江北江南景没有区别。
出自作者[宋]赵师侠的《一翦梅·暖日烘梅冷未苏》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梅花在寒冷冬季中独自绽放的诗。梅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常常被视为坚韧、高洁、不畏严寒的象征。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的独特风姿,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深敬仰和喜爱。
首句“暖日烘梅冷未苏。脱叶随风,独见枯株”描绘了初春时节,暖洋洋的太阳无法驱散严寒,梅花尚未开放的景象。梅树的叶子已经随着春风飘落,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显得孤独而冷清。这些描绘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冬日的凄清画面,为后文的梅花出场做了铺垫。
“先春占早又何如。玉点枝头,犹自萧疏。”这几句诗赞美了梅花不畏寒冷、提前报春的勇气,尽管枝头还有些许枯枝败叶,但依然无法掩盖它那洁白如玉的花朵。这种生命力让人感到震撼,也让人对梅花的品质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江北江南景不殊。雪里花清,月下香浮。”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欣赏和赞美之情,认为无论是在江北还是江南,梅花的美丽都是一样的。在雪中,梅花显得更加清丽脱俗;在月光下,梅花的香气更是飘逸而出,令人陶醉。
“他年调鼎费工夫。且与藏春,处士西湖。”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期待和祝愿。希望有一天能看到梅花在烹饪中大放异彩,同时也祝愿梅花能在西湖边安享春光,成为西湖的一处美景。这里的调鼎费工夫可以理解为将梅花用于烹饪或其它艺术创作中,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美丽和实用价值的双重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坚韧、高洁、不畏严寒的品质的深深敬仰和喜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和祝愿。这首诗语言优美,意象生动,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