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命宁知远,归心讵可传。
意思:将命令宁知远,回心怎么可以传。
出自作者[唐]戴叔伦的《渐至涪州先寄王员外使君纵》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中国边远地区的风景和生活的艰辛,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环境的深深忧虑和对归乡的渴望。
首联“文教通夷俗,均输问火田。江分巴字水,树入夜郎烟。”描绘了作者所处环境的地理特征和文化特色。这里既有中原文化的传播,也有与夷族的交流,同时还有对农业生产的关注。巴字水的划分,夜郎烟的树入,都体现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热爱和关注。
颔联“毒瘴含秋气,阴崖蔽曙天。”描绘了这里的气候特点,瘴气弥漫的秋季,阴暗的崖壁遮蔽了曙光。这里的自然环境恶劣,气候条件艰苦,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忧虑。
颈联“路难空计日,身老不由年。”表达了作者对归乡的渴望,但因为路途艰难,无法预计归期。同时,年华老去,却无法决定何时能归乡,表达了深深的无奈和忧虑。
尾联“将命宁知远,归心讵可传。星郎复何意,出守五溪边。”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怀和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流露出对当前处境的无奈和忧虑。星郎出守五溪边,暗示了作者的处境艰难,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辛的生活条件和深深的思乡之情,表达了作者对边远地区生活的深深忧虑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和关注。